非小号app作者邦 中博资本总裁张瀚之论——稳定币的浪潮
在波谲云诡的区块链与加密数字货币领域,十数年的深耕让中博资本总裁、中灏(集团)企业董事长张瀚之先生,不仅是一位敏锐的投资者,更是一位深邃的观察家与思考者。他从早期的比特币挖矿、公链投资,到如今将目光聚焦于稳定币及RWA(现实世界资产上链) 这一交汇地带,认为这将是推动区块链技术真正走向主流、赋能实体经济的下一个万亿级风口。

张瀚之回顾自己十余年的投研历程,指出行业的认知经历了根本性的转变。“早期,数字货币更多被视为一种投机资产或技术实验。但稳定币的出现,是一个分水岭。”他认为,稳定币首次在波动巨大的加密世界与相对稳定的传统法币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安全、高效的桥梁。“它不再仅仅是‘币’,而是一种支付工具、价值尺度和清算手段,是未来数字金融生态不可或缺的‘血液’和‘润滑剂’。”
在张瀚之看来,稳定币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双重属性。一方面,它通过锚定法币(如美元)或超额抵押资产,建立了强大的信任基石。“用户相信1USDT始终约等于1美元,这种信任是其在全球范围内流通的根本。”另一方面,它继承了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优势——效率的极致化。“跨境支付从数天缩短至秒级,手续费从高昂变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不仅仅是改良,而是对传统金融结算网络的革命性重塑。”

张瀚之的分析并未止步于支付层面。他更前瞻性地指出,稳定币正在成为整个加密生态乃至未来Web3世界的战略入口。“无论是交易所的交易对、DeFi协议的流动性基础,还是链上应用的支付手段,稳定币都处于流量和资金的核心位置。谁掌握了稳定币的发行、流通和应用场景,谁就在下一代互联网的金融体系中占据了制高点。”
这正是张瀚之目前最为关注的领域。他认为,单纯锚定法币的稳定币只是第一阶段,下一阶段的爆发点在于与RWA的深度融合。“将国债、房地产、大宗商品、私募股权等现实世界的资产通过 tokenization(通证化)上链,并以这些真实、有收益的资产为背书发行稳定币,将开启一个全新的范式。”他解释道,这样的稳定币不再是“零息”的电子现金,而是可能自带收益的“生息资产”,其稳定性和吸引力将得到质的飞跃。

对于有志于此的创业者,张瀚之给出了第一条建议:深入垂直场景,解决具体痛点。“不要总想着做一个对标USDT的通用稳定币。机会更多在于细分领域。例如,专注于跨境电商的供应链结算、针对游戏行业的虚拟资产交易、或者为特定地区的跨境劳工汇款提供解决方案。在一个足够痛的点上,用稳定币技术打造出‘杀手级应用’,就能建立起坚实的壁垒。”
他特别强调,稳定币和RWA创业,合规是生命线,而非事后补丁。“这是一个强监管的领域。从项目第一天起,就必须将合规架构、法律咨询、与监管机构的沟通纳入核心战略。试图‘蒙眼狂奔’,最终只会撞得头破血流。透明的储备审计、清晰的用户协议、主动的监管科技应用,这些才是赢得长期信任的关键。”

对于观望中的传统企业,张瀚之的建议是主动拥抱,小步快跑。“大型跨国企业可以探索使用稳定币进行跨境结算与财资管理,能显著降低汇兑损失,加速资金回笼。对于制造业企业,可以尝试在供应链金融中引入基于稳定币的支付和融资工具,提升整个链条的透明度和资金效率。”
更进一步,他鼓励拥有大量实物资产的企业,大胆探索RWA。“将一部分商业地产、设备或知识产权通证化,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手段,还能极大地提升资产的流动性。以前难以分割和交易的大型资产,现在可以面向全球投资者进行小额、灵活的融资和交易,这无疑是资产负债表上的一次革命。”

最后,张瀚之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一个由稳定币和RWA共同构筑的未来金融生态。“想象一下,一个非洲的农民可以用手机接收来自欧洲的、基于其未来农作物收成的稳定币预付款;一个亚洲的普通投资者可以轻松持有并交易纽约某栋写字楼的数字份额。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金融开放、效率和普惠性的巨大飞跃。”
猜你喜欢
- 06-27非小号以太坊ETF流入创纪录会拉
- 05-29非小号在以太坊上将美国国债代
- 04-06非小号以太坊跌至2800美元:市场
- 08-10非小号区块链的未来:构建去中
- 03-10非小号以太坊研究员称ETH将超越
- 06-07非小号美股迎来稳定币之夜!因
- 12-07非小号国内首个高通量以太网E
- 07-02非小号某以太坊ICO巨鲸再次抛售
- 05-27非小号揭开BTC、ETH和BNB上涨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