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号动态

非小号app邢自强:中国政策加码大约在秋季美国未来2年将

新闻 2025-07-03 07:03

  6月30日,在大摩定期召开的闭门会中,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分享了对中国下半年财政政策的预测,以及对稳定币和稀土的最新看法。

  但名义GDP受通缩拖累疲软,因财政前置发力以及“抢出口”效应透支增长动能,短期政策加码动力不足。

  要到8月份中美这一轮按下的贸易暂停键结束之后,再看到各种不确定性,新增的f进一步加码政策也许大约会在秋季。

  也就是说它降的会略晚一点,但一旦开启降息,就是暴风骤雨般的,像未来两年可能会降息175个基点。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美元已经从高点贬了10%,再贬个10%,也就是累积会贬20%。

  谈到稳定币,邢自强认为,中国推稳定币一定不是从让稳定币成为投资加密货币,以及交易所工具的角度来推广,

  由国企与银行联合发行专用于稀土贸易的稳定币,构建非美元结算网络,强化金融自主性。

  短线来讲,最近美国金融市场,特别是美股似乎在不断地收复失地,震荡中创出新高,

  我们的一个基本结论,就是可能这个会议基调会维持一个温和、观察的基调,暂时不会进行更明确的政策调整或者说刺激的加码。

  我们估计二季度GDP同比增速高达5%,那上半年累计的增速就到了5.2%,是略高于5%的目标。

  1-5月份的支出速度是快于往年的。这些某种意义上可能透支了今年持续的增速。

  到了六月份以来,我们做的经济体温计,就是高频指标,显示动能是有所放缓的。

  总而言之,七月下旬要召开的高层会议可能只是维持一个温和、观察的基调,会留下一些灵活性,看下半年外部变量的冲击,不大可能提前下发更多的财政刺激。

  不管是财政的前置发力,抢出口因素的退坡,以及我们看到地方可能财力上最近又有一些新的压力。

  到了三季度,同比GDP增速从量的角度回落到4.5%以下,可能会给秋天的进一步加码财政政策铺垫一定的共识。

  大约在秋季,也就是说到9月底或者10月份,这是对高层会议和下一步政策的判断。

  自从4月2号关税战发起以来,尽管长线来讲,这是开启了对美元和美国经济例外论渐进去魅的过程,

  今天看起来,尽管各地局势紧张,但是由于供给的原因,油价其实比去年同期还是下跌了20%。

  中美之间的博弈,它不只是简单的在经济、在贸易,在一些产业链的升级创新能力,在AI;

  还包含了大的地缘政治的下棋,那这里面可能有军事战略等各方面的储备,中国只能慢慢地聚沙成塔。

  除了这个地缘政治事件对美股本身不是利空之外,美联储的政策预期也起到了支撑美国市场的作用。

  也就是说它降的会略晚一点,但一旦开启降息,就是暴风骤雨般的,像未来两年可能会降息175个基点。

  这种情况之下,对美国的资产市场也产生了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美元会贬值,但是美国的债券收益率可能会继续下降。

  同时这个过程中美股也受到了降息预期的推动。所以美国并不是全面的资产都面临巨大的调整、崩塌的过程。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美元已经从高点贬了10%,再贬个10%,也就是累积会贬20%,这也是我们做的一个较强的判断。

  所以,美国资产从一枝独秀的主导地位,走向全球多元化共存地位的转变,它是一个慢变量,不是一下子。

  上周和上上周,我们还是讨论了最近忽如一夜春风来,北京的决策层开始重视稳定币这个话题。

  包括了香港在沙盒上面已经开始测试,有些机构拿到了这个牌照,进行港币稳定币的一些试点。

  因为这背后还是反映了决策层也担心,如果说美元借助SWIFT这些跨境支付结算体系,本来在原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就占据了主导。

  而现在在一个新的市场就是链上化、代币化的经济里面,又占据了绝对垄断地位。

  因为当前的稳定币主要是UST、USDT和USDC,已经占据了全球稳定比例交易量的99.9%。

  尽管VISA、MASTER这些传统意义上经过SWIFT结算的国际体系,还是占据了二十几万亿美元的交易量。

  但是现在像稳定币等另类的这种结算量,交易量也上升到几乎有VISA、MASTER加总起来的1/5了。

  所以,北京肯定是担心美元稳定币会成为一个美元霸权继续延伸到链上的工具,才对人民币和港币的稳定币更感兴趣。

  因为港币本身就是个稳定币,是连接内地和香港经济与美联储美元之间的一个稳定币。

  这里面有资本账户的管理,有一些风险腐败问题,所以,当局一定会继续采取比较严苛的态度来监管它。

  所以,中国推稳定币一定不是从让稳定币成为投资加密货币,以及交易所工具的角度来推广。

  让稳定币以及其他的一些技术和基础设施手段,成为将来能够帮助中国部分地抵消、减少对SWIFT这种传统美元主导的结算支付体系的依赖性。

  可编程的支付它可能会适用于一些场景,比如说资源的出口,供应链的支付,跨境的对冲这些场景。

  我想到的一些建议,就是,可以将稀土等战略物资的出口管控,跟人民币稳定币结算的试点结合起来,相互促进。

  比如说现在稀土的提纯、永磁供给,中国也就是两三家国企,基本上垄断了全球85%到90%的市场。

  可能部分就能实现,让我们在战略敏感物资资源的出口方面更加数字化、可控化、智能化。

  人民币得找到一个场景,慢慢启动它的网络效应,来构建非美元体系下新的支付路径,增强中国自己的金融自主性。

  比如说未来的人形机器人、电动车、AI设备,都需要大量地用到稀土等战略物资。

  一台人形机器人平均含有1公斤的稀土、2公斤的锂、3公斤的石墨、6.5公斤斤的铜。

  而我们估算了到2050年全球机器人的产业对这些关键矿物的需求,战略矿产资源的需求会达到8000亿美元。

  而中国目前占据了全球稀土供应的88%,石墨的93%,锂精炼市场的75%。

  现在是一个实物在我,定价在人,结算在人,都是用美元计价,用SWIFT来做贸易清算的。

  所以,人民币稳定币选择这些只有中国能供应提纯生产的战略资源,这是一块重要的拼图,是一个突破口。

  当然这些都处于初期,我想最核心的就是这个过程中中国稀土这个牌继续地打好。

上一篇:波场TRON重磅亮相IBW波场版稳定币已成土耳其硬通

下一篇:8月1日生效!稳定币引爆香港虚拟货币市场

猜你喜欢